矿山防治水工程实施图-矿井防治水的综合防治措施是
2024-02-04 admin 【 字体:大 中 小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矿山防治水工程实施图,以及矿井防治水的综合防治措施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矿山防治水工程实施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矿井防治水的综合防治措施是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矿体埋深及形成双层水位深度与矿床防治水方法的相互关系
比如,铁山矿床存在双层水位,产生双层水位的深度在-76m上下,而矿体埋深却在 100~-280m之间,因此,开采-76m以上的矿体只能采取自上而下逐层疏干的全面疏干方法。
据此,可以将双层水位矿床中矿体埋深与双层水位深度的关系分为3种情况。矿体埋藏深度大于双层水位深度;矿体埋藏深度小于双层水位深度;矿体埋藏深度等于双层水位深度。上述3种关系,是双层水位深度与矿体埋藏深度的基本关系。
由于这种模式首先在召口矿床发现并利用,故习惯上也称为召口模式(如图2-3)。渗透性具有召口模式含水层形成的双层水位流,称召口式双层水位流(以下简称双层水位)。
于是,双层水位矿床的相关理论及其防治水方法——深层局部疏干法便应运而生。
2、煤矿地质防治水图纸有哪几种 怎么画
等压水线,是指在充水区压力相等的块段,把这些块段用线连接绘制在图山上。
种。根据查询安全管理网得知,煤矿应当以采掘工程平面图为底图,分煤层绘制防治水“三区”管理图,分别用绿色、黄色、红色粗实线圈出可采区、缓采区和禁采区,并附文字注记说明不同的水害类型及划分时间。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图纸。
在煤矿中有十一种图纸,主要有采掘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等。
3、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路线
地面防治水:挖沟排洪、河流改道、整铺河床、堵塞通道露头区裂缝、废弃钻孔。井下防治水,探放水、防隔煤柱留设、水闸门和水闸墙。疏干降压,堵水防渗,矿坑排水。
一)、地面防治水 疏通地面建筑物、工业广场及井口外的水沟,保证畅通无阻。对矿区内 350m水平以上的老井口、废旧煤巷及井口进行封堵,水沟进行清理,保证畅通无阻,使地面水不倒灌下井。
煤矿水害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概括为防、排、探、放、疏、截、堵7个字。防 即井上下防水设施及防水措施。排 即井下排水设施和排水能力。探 即井巷探水。
有水必控”的原则;顶板水防治坚持疏放(排)或留设隔水煤柱的原则;在有底板突水威胁的矿井、采区、采面回采时,必须坚持“探查先行、以堵为主、疏堵结合、分类治理、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防治水各项规章制度。
井下探放水技术 井下探放水系指矿井在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包括陷落柱)、含水层、积水老窑等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其目的是为有效地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刘洋,2008)。
4、掘进工作面与采煤工作面防治水工程
超前物探主要采用直流电法,目的是发现采掘工作面前方的水体、如老窑水、断层水、溶洞水等。钻探主要是进行探放水。探放水工程应进行专门设计,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井下探放水系指矿井在采矿过程中用超前勘探方法,查明采掘工作面顶底板、侧帮和前方的含水构造(包括陷落柱)、含水层、积水老窑等水体的具体位置、产状等,其目的是为有效地防治矿井水害做好必要的准备(刘洋,2008)。
凡是井巷掘进或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接近或沟通含水层、被淹巷道、地表水体、含水断裂带、溶洞、陷落柱而突然产生的突水事故称为矿井突水。
定义不同 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是指煤炭的第一生产现场,具有作业空间狭小、机械设备多、视觉环境差、温度高的特点,其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整个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区域。
掘进地质说明书应在一个月前提交,作为编制作业规程和施工的地质依据。要开展地质预报工作。预报分为掘进巷道地质预报、采煤工作面地质预报以及单项地质预报(如断层、钻孔及水区等),预报不及时罚责任人50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矿山防治水工程实施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矿山防治水工程实施图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