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采 > 正文

地下矿山开采回收率怎么算-矿山地下开采主要程序是什么

2024-02-08 admin 【 字体: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下矿山开采回收率怎么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地下矿山开采回收率怎么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选矿回收率的计算公式
  2. 选矿回收率怎么计算
  3. 什么是开采回采率?如何对之进行计算?
  4. 选矿回收率怎么计算
  5. 选矿产率和回收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1、选矿回收率的计算公式

理论回收率=[(β(α-ν)÷(α(β-ν)]×100% (1-3)在选厂生产过程中,每个生产班都需要取样化验原矿品位(α)、精矿品位(β)和尾矿品位(ν)。

在选矿过程中测量产率(实际较困难),常用理论回收率代替实际回收率。

利用:原矿锌含量=锌精矿锌含量 硫精矿锌含量 尾矿锌含量 原矿硫含量=锌精矿硫含量 硫精矿硫含量 尾矿硫含量 原矿重量=锌精矿重量 硫精矿重量 尾矿重量 这三个等式,可以解方程算出各产品的产率,进而计算出回收率。

理论回收率=(原矿品位—尾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100%。金属回收率计算有两种,一种为理论回收率一种为实际回收率。

2、选矿回收率怎么计算

理论回收率=(原矿品位—尾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100%。

精矿粉品位计算出来的。计算公式是:精矿品位÷原矿平均品位÷选矿回收率。例如,铜矿石原矿平均品位为含铜1%,选矿厂回收率90%,铜精矿品位18%,则,选一吨铜精矿需要原矿石的数量为:18%÷1%÷90%=20吨。

其计算方法如下: 在选矿厂生产中,每个生产班都要取样化验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和尾矿品位。用这三个品位可以计算出理论回收率。选矿技术监督部门一般通过实际回收率的计算,编制实际金属平衡表。

利用:原矿锌含量=锌精矿锌含量 硫精矿锌含量 尾矿锌含量 原矿硫含量=锌精矿硫含量 硫精矿硫含量 尾矿硫含量 原矿重量=锌精矿重量 硫精矿重量 尾矿重量 这三个等式,可以解方程算出各产品的产率,进而计算出回收率。

选矿过程要在保证精矿品位的前提下,尽最地提高选矿回收率。

3、什么是开采回采率?如何对之进行计算?

采矿回采率矿石采出量在该矿山或采矿场(矿井、采掘工作面)地质储量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是比较采矿方法优劣、回采工作质量高低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开采率是衡量矿山开采技术和开采管理水平优劣、资源利用程度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开采率=资源开采数额/测定的资源储存总数额。回采率是已经上报停采的矿物资源的再开采的出产量占勘探总量的比重。

煤炭回采率是指采出的煤炭产量占原有储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是采出煤量除以工业可采储量乘以百分之百。

回采率是指实际开采矿石量和设计矿石量的百分比,生产设计或实际采出的储量占工业储量的比例,它是设计或实际损失率的逆指标,回采率的大小与损失率成反比。

4、选矿回收率怎么计算

理论回收率=(原矿品位—尾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100%。

精矿粉品位计算出来的。计算公式是:精矿品位÷原矿平均品位÷选矿回收率。例如,铜矿石原矿平均品位为含铜1%,选矿厂回收率90%,铜精矿品位18%,则,选一吨铜精矿需要原矿石的数量为:18%÷1%÷90%=20吨。

其计算方法如下: 在选矿厂生产中,每个生产班都要取样化验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和尾矿品位。用这三个品位可以计算出理论回收率。选矿技术监督部门一般通过实际回收率的计算,编制实际金属平衡表。

利用:原矿锌含量=锌精矿锌含量 硫精矿锌含量 尾矿锌含量 原矿硫含量=锌精矿硫含量 硫精矿硫含量 尾矿硫含量 原矿重量=锌精矿重量 硫精矿重量 尾矿重量 这三个等式,可以解方程算出各产品的产率,进而计算出回收率。

5、选矿产率和回收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回收率=精矿金属率/原矿金属率*100=精矿品位*精矿产率/原矿品位。选矿回收率是指精矿中的金属或有用组分的数量与原矿中金属的数最的百分比。

常见的产率计算包括两种:精矿产率及尾矿产率,分别是所选出精矿的重量或者是选出的尾矿重量与原矿重量的比值。在计算的时候,精矿重量与尾矿重量通常使用烘干后的重量。

但是这时不可能的,毕竟尾矿的品位不是0.回收率是精矿中有用矿物的含量与原矿中有用矿物含量的百分比,所以,回收率的计算公式是:回收率=精矿品位*精矿产率/原矿品位。

产率的公式:原矿入选*回收率/精矿品位*100 在化学反应中(尤其在可逆反应当中),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在选矿工艺流程中,某一产品的质量占入选原矿质量的百分比,即为此种产品的产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下矿山开采回收率怎么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下矿山开采回收率怎么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阅读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