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相关文章 > 正文

地震矿山位移监测行业发展-地质位移监测设备

2024-02-15 admin 【 字体: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地震矿山位移监测行业发展,以及地质位移监测设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地震矿山位移监测行业发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地质位移监测设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监测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展望
  2.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现状
  3. 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4. 地质环境监测现状
  5.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与保护区划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监测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与展望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监测根据工程所处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施工安全监测、防治效果监测和长期稳定性监测,目前一般简单地统称为监测。在以往的工作实践中经常发现,除经济原因外,在地质灾害的治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任务为监测地质灾害时空域演变信息(包括形变、地球物理场、化学场)、诱发因素等,最大程度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

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的必要性分析岩土工程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对整个工程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针对的是工程地基和地下工程等内容,是一个工程的根基。

尤其在网络上不仅仅是提供简单的数据,而是更加注重对信息的二次开发,提供基于知识的深层次的应用。

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现状

在10 906个长期观测井(点)中按监测井(点)级别统计,国家级点2231个,省级点7425个,地市级点1250个;按监测井(点)监测要素统计,水位流量监测点8515个,水质监测点4778个;按监测手段统计,人工监测点9293个,自动监测点1613个。

第一层次:地理背景,主要表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形成发育的地理背景条件。由地形高程类、水系类、植被类、交通类、境界类、居民地和重大建设工程等图层构成。

到2006年31个省(市)调查完毕,在研究各省资料的前提下又开展了全国矿山环境调查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基本摸清了调查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现状。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现状 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西南地区各级政府相继制订和建立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1986年3月19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并于1996年8月29日修订。

3、地质灾害监测方法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具有属性数据库与图形库动态连接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其与定量化的地质灾害空间预测模型方法的结合也成为地质灾害研究的新领域。

项目采用雨量监测、地质调查、分维计算方法和GIS自动成图技术对地质灾害进行预测预警。 近年来,我国其他地区的地质灾害监测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从学科内容来说环境地质学应研究地质环境的自然地理地质特征及其演化历史和发展趋势,研究地质环境评价和预测,编制环境地质图系,研究地质环境(包括地质灾害)的勘查、监测和防治技术方法,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对策和措施等。

地质灾害调查检测新技术和新方法 干涉雷达测量和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作为快速、精确(毫米级)的获取地形数据的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有很多的研究都是利用这两种技术开展滑坡监测和制图。

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现状 “六五”至“九五”期间,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主要在三峡等典型地区以零星的“点”(单体)监测为主。

4、地质环境监测现状

在10 906个长期观测井(点)中按监测井(点)级别统计,国家级点2231个,省级点7425个,地市级点1250个;按监测井(点)监测要素统计,水位流量监测点8515个,水质监测点4778个;按监测手段统计,人工监测点9293个,自动监测点1613个。

由该表可知,我国现有:国家级地质环境监测中心1个,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院、中心)31个,地(市)级地质环境监测站220个,其中直属分站138个,代管分站131个,县级地质环境监测站49个(重庆40个,四川7个,福建2个)。

图2-8 1∶150万欧洲水文地质图(柏林幅) (二)监测 2000年以前,各成员国根据各自需要建设环境监测站网,相互之间监测标准不内容不频率不数据格式不一,难以满足欧盟环境政策实施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逐步成形,地质环境形势将发生不同以往的变化,地质环境压力接近峰值,越来越多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接近或达到其上限,倒逼地质环境管理升级,对地质环境调查提出更多新需求。

5、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与保护区划

根据山东省不同矿区地质环境的特征,以各类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发育现状及矿区地质环境问题发展趋势为依据,以采矿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主,兼顾地质环境背景,突出重点为评估原则。

西南地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区规划应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一致,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原则 总体采取防治结合的原则。“防”主要是针对在未来煤炭开采中尽可能地减少环境问题的产生,实施绿色矿山战略;“治”是针对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和随着煤炭的开采而出现的问题进行规划和治理。

近年,各省国土资源厅在编制《2000—2010年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都规划了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明确提出了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

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区域布局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实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在区域上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震矿山位移监测行业发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震矿山位移监测行业发展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阅读全文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