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矿山发展历史背景介绍,广西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
2024-02-17 admin 【 字体:大 中 小 】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广西矿山发展历史背景介绍,以及广西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今天给各位分享广西矿山发展历史背景介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广西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1、广西风化矿床地质勘查及研究现状
铝土矿风化矿床的论文在刊物上有所登载,也有几份专题研究报告。风化壳型(或残余型)钛铁砂矿是1959年广西区调队进行1∶20万梧州幅地质测量时发现的。1960年梧州专区地质队勘查藤县塘村钛铁矿,证明矿床存在,认为远景很大。
根据我们编制的风化矿床表的不完全统计,广西已有各类风化矿床202个。
广西特殊的地理及地质环境造就了广西风化矿床非常发育,形成的矿床甚多,已探明的矿床有:大型矿床24个,中型矿床54个,小型矿床124个。随着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地质勘查工作的深化,将会有更多的风化矿床被勘查出来。
广西国土资源厅认为开展广西风化矿床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批准立项,并派了国土资源厅一部分地质技术人员指导和参加研究工作。
2、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明山金矿床
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明山金矿区位于凌云县逻楼镇陇棍屯,是广西最早发现的微细粒型金矿之一,目前是广西最大的金矿详查基地。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桂西北这三类微细浸染型金矿为受裂谷构造控制、与热水沉积成矿作用有关的热水沉积型金矿床成矿系列,称为“桂西北地区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热水沉积型金矿床成矿系列”。
年1月后属桂西壮族自治区百色专区,1956年3月后属桂西壮族自治州百色地区,1958年3月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专区。196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凌乐县,恢复凌云县、乐业县。
凌云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距首府南宁360公里。东连凤山县、巴马县,西接田林县,南邻右江区,北与乐业县枕连。地理位置为北纬24°06′—25°37′,东经106°23′—106°55′。
3、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
在大厂、芒场两个隆起区中,有燕山晚期中酸性岩浆岩出露(图3)。
西矿带有铜坑、长坡、巴力、龙头山等锡多金属矿床;中矿带有拉么铜锌矿床、茶山坳钨锑矿床;东矿带有大福楼、坑马等锡多金属矿床。
位于桂西北的丹池矿集区以南丹县的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最重要,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锡多金属矿床之一,由于矿床规模巨大,元素组合复杂和产出特征多样化等特点,长期以来备受国内外地质学界的高度重视,并一直是矿床地质研究的热点。
云南、广西和湖南是中国最大的产锡基地,目前三个省(区)锡精矿产量合计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广西南丹的大厂是我国特大型锡矿基地之一,也是世界少有的特大型多金属锡矿床。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是我国仅次于云南个旧的第二大锡矿区,但其中99100号矿体又是最大、最富的单个锡多金属矿体,尤其是100号矿体因为几乎没有脉石矿物而成为世人瞩目的最神奇矿体。
4、广西德保铜锡矿
其中,阳起石夕卡岩铜锡矿石分布最广,是矿区主要类型。
广西德保县钦甲铜锡矿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华南板块南华活动带右江古生代裂谷盆地靖西地块南东部位,具体位于龙光背斜与北西向断裂带之黑水河断裂交汇地段,钦甲花岗岩体北部外接触带(图3-6-1)。
有关花岗岩的时代自西向东依次变老:个旧的含锡花岗岩为燕山期晚期(115~62Ma)产物,文山附近马关都龙锡矿的岩体时代为燕山期早期(186Ma),而德保钦甲矽卡岩铜锡矿床的花岗岩时代则属于海西期(221~386Ma)。
广西境内的层状矽卡岩主要见于博白-岑溪地区的铅锌多金属矿床中,如佛子冲及东桃铅锌矿、油麻坡钨钼矿、斗垌铁矿、文龙径硫多金属矿等矿区,在桂东北牛塘界钨矿区及桂西南德保钦甲铜锡矿区也有层状矽卡岩产出。
有的岩体周边只有一种类型的锡矿床(钦甲);有的岩体周边有多种类型锡矿床(如摩天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广西矿山发展历史背景介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广西矿山发展历史背景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