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相关文章 > 正文

锡矿山地区地质发展史(锡矿山有什么之称)

2024-02-29 admin 【 字体: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锡矿山地区地质发展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锡矿山地区地质发展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重力驱动区域流体运移成矿及锡矿山锑矿床成矿概念模型
  2. 一个典型的地质分析:锡矿山锑矿田成矿分析
  3. (一)碳酸盐岩型——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锑矿

1、重力驱动区域流体运移成矿及锡矿山锑矿床成矿概念模型

古流体受重力驱动沿着区域含水层由盆地的南部、北部边缘向锡矿山位置(盆地内部)运移、汇聚。古流体在盆地内部运移过程中不断与岩石发生相互作用,萃取地层中的成矿锑元素等,逐渐演化为锑矿成矿流体。

古流体在沿着区域含水层由盆地边缘向锡矿山位置运移过程中,流体与岩石不断发生水岩相互作用,淋滤、萃取地层中的成矿元素Sb,使得古流体逐渐演化为锑矿成矿流体。

因此,至少对中低温层控矿床和油气矿藏而言,重力驱动系统应对成矿有重要意义。 浮力驱动流体体系 地壳中自由对流单元的发育受由流体质量密度差异导致的浮力驱动系统控制,而流体的温度和浓度变化则是产生其质量密度差的主要因素。

在研究中,我们力图将反映构造应力驱动的构造应力场与流体运移的物质场直接联系起来,探讨流体运移的方向和速度。为此,地质力学模拟实验室引入了运移势场的概念,建立了应力驱动、流体应力及运移势场间关系的偏微分方程。

成矿流体形成后,可在重力、热动力、构造动力以及物理化学梯度驱动下发生运移,其运移方式有扩散、渗透、涌流或溶于熔体中随其一起上升。成矿流体的运动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①流体本身能量的时-空分布;②地壳介质的渗透性能。

2、一个典型的地质分析:锡矿山锑矿田成矿分析

我们对区域地质背景、矿田地质概况、矿体地质特征、深部控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由浅部至深部,断裂构造及旁侧的次级节理、裂隙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逐渐增强,背斜对成矿的控制作用逐渐减弱,为明显的构造分层控矿。

古流体在沿着区域含水层由盆地边缘向锡矿山位置运移过程中,流体与岩石不断发生水岩相互作用,淋滤、萃取地层中的成矿元素Sb,使得古流体逐渐演化为锑矿成矿流体。

根据矿体形态、成矿作用方式、控矿条件和矿石建造等分类。钟汉、姚凤良主编的 《金属矿床》( 1987) ,将锑矿床分为 3 个类型,即: ①层状、似层状锑矿床; ②热液脉状锑矿床; ③红土层中的残积锑矿床。

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这种区域古流体是一种来源于大气降水的低温、低盐度、偏碱性的还原性地质流体。古流体包裹体特征与锡矿山锑矿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极为相似,锑矿成矿流体是由区域古流体演化而来。

湘中地区富锑地球化学块体、高古地温场及含锑古地下热水(液)循环系统的存在,是锡矿山超大型锑矿床及湘中锑矿密集区得以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而不协调褶皱、层状角砾岩则是重要的成矿物质堆积空间。

3、(一)碳酸盐岩型——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锑矿

锡矿山锑矿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开采于明末清初,因锑误认为锡而得名“锡矿”。锑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就地加工冶炼,是中国最大的锑产业基地。锡矿山锑矿位于湖南省冷水江市(原新化县)东北约15公里处。

中国湖南锡矿山式锑矿床又称为碳酸盐岩型沉积 - 改造层控锑矿床 ( 孙延绵,1999) ,一般赋存于浅海相陆源碎屑岩 - 碳酸盐岩建造中,大多数矿床以灰岩、白云岩或燧石岩为主要容矿岩石,以围岩硅化为显著特征。

—下石炭统岩关组;2—上泥盆统锡矿山组;3—上泥盆统佘田桥组;4—中泥盆统棋梓桥组;5—矿层 围岩广泛发育硅化、碳酸盐化、重晶石化、萤石化、迪开石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以硅化与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

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是著名的“世界锑都”。锑在地壳中的含量不算多,大约占地壳总重量的0.0001%。已知含锑矿物120余种。自然界里有含锑100%的天然锑。锑的主要工业矿物有辉锑矿、方锑矿、锑华和锑赭石等。

主要控矿断裂延伸至北部白云岩—芦茅塘背斜、温塘—铜车坝背斜一带,背斜西翼近F75断裂下盘是寻找交错类型矿体的有利部位,背斜与北东向次级断裂交汇部位是寻找层状、似层状矿体有利部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锡矿山地区地质发展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锡矿山地区地质发展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阅读全文
大家都在看